挖寶大夢由來
初春時節,市政府以進行秋茂園修復工程之名,將這座逐漸被遺忘的公園封鎖。然而,實際上背後正在發生一場神秘的「尋寶」行動,目的是揭開埋藏在地下的「國家珍寶」之謎。
這尋寶計畫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幾年前,一名從事地質勘測工作的人收集了相關資料,並向林務局等管理機構提出了在秋茂園進行挖掘的申請。他聲稱秋茂園地下埋藏著二戰時期日軍從東南亞掠奪來的大量財寶,其中黃金單單高達400多公噸,根據現行市場價值超過新台幣1700億元。
根據申請者的陳述,數年前他偶然獲得了一份有關二戰時期日軍的機密文件,文件中記載「秋茂園」原本是日本海軍潛艇的補給基地,地下擁有一個複雜的隧道系統。然而,在日軍戰敗撤退時,由於無法攜帶財寶,因此將其埋藏。
根據歷史記錄,二戰前,日軍曾在偷襲珍珠港之前,派遣潛艇作為前鋒,大鵬灣也被說成曾是日軍潛艇的基地。考慮到當時台灣的戰略地位,安平地區成為設立潛艇基地的可能地點。
然而,包括當地人和學者在內,對於秋茂園是否真的是潛艇基地提出了質疑。他們指出,該地區的沙質地形並不適合進行工程建設。此外,根據他們的印象,日據時代在那裡只有陸軍駐紮,並無海軍的存在。
儘管如此,申請者仍堅信地底下存在著寶藏,並聲稱已向日本軍方和黃秋茂的後人進行求證。經過長時間的探測,他從去年初就開始進行挖掘,但至今尚未找到任何寶藏的蹤跡。
雖然尋寶行動尚未取得成果,但據了解,在挖掘過程中出現了不少「超自然」現象。在挖掘深入地下兩層樓的時候,出現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奇異聲音,工人們甚至表示從未聽過如此詭異的聲音。這更加強了園區底下可能存在「超自然現象」的看法。
原定的尋寶期限已過去一年,申請者目前正在提出延長挖掘的請求。他們還找到了更精確的探測設備,承諾要讓寶藏重見天日。
國有埋沒財產如何挖掘?利益分配問題?
根據「國有埋沒財產申請尋寶挖掘辦法」的規定,民眾在國有土地上進行尋寶挖掘,需提交詳細計畫書並繳交保證金。如果真的尋獲寶藏,政府與民眾將按照四六比例進行分配。
申請者須提交申請書、工作計畫書以及相關證明文件,並向執行機關申請審批。如果挖掘可能危及國防安全,或對古蹟、歷史建築或自然文化景觀造成威脅,申請將被否決。
經審批後,申請者將負責進行尋寶挖掘。根據埋藏財寶的種類,相關機構可能會協助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工作。工作計畫書內容需包括埋藏地點、土地所有權和使用現況,並詳細說明施工方式、進度、工期、安全措施、場地回填以及復原措施。此外,申請者需描述埋藏寶藏的種類、數量和價值。
尋寶挖掘的成本由申請者承擔,並需要在與國有財產局簽訂合約後,繳交保證金後方可開始進行工程。一旦挖掘出財寶,申請者應立即通知執行機關進行清點。如果發現適合用於學術、藝術、考古或歷史研究的文物或資料,則需要移交給相關文化資產機構處理。至於金塊、銀塊、金屬貨幣和珠寶,申請者可獲得寶藏價值40%的獎金。
一旦尋寶期限到期,申請者需立即停止挖掘。如果希望繼續尋寶,需要在期限屆滿前3天重新向主管單位提出申請。
秋茂園歷史介紹
秋茂園的原址位於台南市東門路附近,但為何後來搬至安平海岸仍然是謎。再加上現址位於保安防風林區,禁止砍伐樹木。據傳,民國65年,旅居日本的華僑黃秋茂在高層支持下,方得以在這片防風林區內興建如此大型的遊樂區。這複雜的歷史背景增添了園區底下可能隱藏寶藏的神秘感。
秋茂園在60年代曾受人矚目。該園佔地約6公頃,位於台南市,靠近安平古港,最初屬於林務局的保育林區。在60年代,這裡是南部地區受歡迎的海濱遊憩勝地。然而,隨著各種主題樂園的興起,秋茂園逐漸式微,遊客人數減少。
民國65年,旅居日本的華僑黃秋茂為了紀念母親和克服年少時的貧困生活,花費巨資建造了海濱秋茂園。園內種滿了各種果樹,供遊客採摘,還設有十二生肖、西遊記、八仙等神話塑像,以及鄭成功、孔子等偉人的銅像,展現出獨特的風景。
70年代之後,各種主題式遊樂場紛紛興起,觀光人潮轉移到其他地方,秋茂園的參觀人數持續減少。再加上黃秋茂的後人因為事業繁忙無法照顧園區,最終將秋茂園移交給市政府管理。
自從去年有人提出尋寶申請以來,秋茂園經常因進行挖掘工程而暫時封閉。今年2月後,申請者提出延長尋寶申請,市政府決定暫時關閉園區,以避免民眾進入區域,防止受到正在進行的挖掘工程的影響。